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女儿日记里的村支书妈妈:她心中的理想闪闪发亮

    信息发布者:大诰铺村
    2017-11-19 18:41:02   转载

    寻找王文花耕耘了40年的“榛子沟”并不容易。从北京出发向西北行驶近200公里,进入地处蒙古高原南缘、北与浑善达克沙地相连的张家口坝上平原,海拔从华北平原的几十米跃升至一千多米。坝上广袤开阔,车子行驶出370公里后,到了沽源县莲花滩坝头处,公路两旁的高山连绵不断。

    驱车继续向前,一道巨大沟壑纵向深入,连接至更远的群山。农田从山脚下次第升高,直至半山腰甚至山顶。这是典型的高山丘陵地貌。深入沟壑,散落在群山间,有几个不起眼的小山村。这里,就是“榛子沟”。

    “她像过自家日子那样为村里盘算”

    今年60岁的榛子沟村书记王文花,1976年高中毕业,原本有机会离开农村。但她最终还是留了下来,一待就是40年。

    榛子沟隶属张家口沽源县莲花滩乡,所辖人口800余人,是一个规模中等的村庄。但榛子沟下属的自然村(榛子沟、油坊窑、大石门、近边沟、泉子沟)却很分散,最南端到最北端绵延十几里地。

    “母亲过世时,我3岁。我是吃百家饭、穿百家衣长大的。乡亲们的养育之恩,让我总是想把最好的给他们。”王文花说。

    原来,榛子沟没有路,自然村都是靠山根沿河道而居,河道就是联通外界的道路。

    “每发一次洪水,河道改一次,路就改一次。布满石头泥沙的河道难走不说,夏秋汛期的暴雨洪水把河道冲成深沟,人来人往只能翻沟爬坡,货物运输也只能肩扛手提。”榛子沟村民张祥说。

    困难的还有饮水。泉子沟连个辘轳井也没有,人畜用水全靠一眼山泉,冬天冰封夏天干旱,雨水雪水一倒灌就只能喝黄泥汤。

    村民们告诉记者,王文花当村干部这些年,干得最多的事就是修路、打井。她一趟趟去县里、乡里跑资金,一次次和村民开会商定路线、出人工,甚至缺材料都会自己垫钱先买上。

    在她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5个自然村中间终于修通了一条12公里的砂石路,又在砂石路上修了6座桥、9个涵洞。榛子沟的路成了沽源县“村村通”修路的样板工程。3个村喝上了自来水,其余两个村也家家打了水井。

    王文花的女儿曾在日记里写到:“我爱我的妈妈,但她不属于我……”

    乡亲们出次门不容易,王文花当了40年的“代办员”。问医买药、代办证件、咨询事项,她从不嫌烦。这些事,年轻时候她记在心里,上了年纪就记在本上,现在则直接记在手上,一件也忘不了。

    “她像过自家日子一样为全村百姓盘算。”村民王文彬说。如今,王文花已连续六届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,成了村民们最贴心的人。

    “她心中的理想闪闪发亮”

    “我的妈妈,尽管没有多高文化,生活在偏远农村,但她却是一个心中理想闪闪发亮的人。你跟她聊天,说起榛子沟五年、十年甚至二十年发展规划,目标明确,件件大事都有具体措施。”王文花的大女儿王金红在日记里写道。

    2000年,京津冀绿化工程进行到莲花滩乡。

    “刚开始的时候难啊,要上吊寻死的都有。”王文花感叹道:“当时农民放牧,不想让山坡上种树。”因为小树苗几年内要被围起来,会影响牲畜放牧。

    王文花顶住了各方压力,卖了自家8头牛和30只羊,又贷款借钱,自己承包荒山8000亩进行绿化。

   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,树苗上山全靠王文花和村民们肩扛手提。有一次,王文花背树苗上山刚爬到半山腰,脚下一滑,连人带苗顺坡滚落到山下。她醒来后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,但出院第二天就又领着村民们上山了。

    坝上冬季寒冷、施工期短暂,工地离家又远,王文花每天早上五六点出门,晚上七八点下山,中午饭就在山上就着冷水吃干粮。

    “王文花的工程区总能保质保量按时交工。那些出双倍工钱都没人愿意干的边沿圪堎,她就自己挖坑种树。”沽源县林业局局长赵广枝说。

    王文花的精神感动了塞北林场,负责人又将1.3万亩绿化任务交给她带工。验收时,绿化带无一处返工,树苗成活率超过80%以上。

    如今,记者在村民们的带领下来到山上登高远眺。2.1万亩林海波涛起伏,当年种下的不足半尺的小树苗,如今都已两米多高。

    “下个十年,一定让村民富起来”

    王文花告诉记者,最近她刚完成三个自然村的异地搬迁任务,三个村所有村民都顺利地从世代生活的山中搬了出来。而王文花的家人知道,这背后,王文花有着许多个不眠之夜。

    “人们的思想多元了。尤其是年轻人,很多时候不是讲乡情、看面子就听你劝的。现在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,会遇到很多挑战。”王文花说。

    好几次,大女儿王金红都劝母亲不要再当村书记了。“母亲已经花甲之年,有时我看她为了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整宿睡不着,太心疼了。”王金红说。但王文花却不忍心撒手不管。

    “拿村民们当亲人,再难的工作,跑上几十趟总能做通的。群众工作是难做,这就更需要耐心,要尽可能地跟村民多沟通。乡亲们跟我一起种树,苦了十年。下一个十年,一定让他们都富起来。”王文花说。

    王文花年轻时有三个心愿:村里修上路,坡上栽上树,家家通上自来水。第一个和第三个愿望已经实现了,第二个也基本实现了。村里启动生态移民后空出来一些地,她希望继续把那些地种上树。

    王金红在日记里写道:“妈妈如今又开始为发展农家乐旅游积极奔走了。制定规划、翻建民居、培树产业……这些事,少说也得十年才能干出个模样吧?她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休息一下呢?我的妈妈,你的生命已经扎根在榛子沟深厚的土地上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